“德山酒古法釀造技藝”起源于距今7000—9000年的澧縣城頭山。幾千年滄海桑田,城頭山人所創造的釀酒技藝從富饒的澧水流域經浩瀚的洞庭湖輾轉流傳到沅水流域,并在桃源縣落地生根,發揚光大,形成為自北魏至宋代史不絕書的武陵桃源酒法。唐代,沅水流域的漢壽毛家灘李氏釀酒作坊采用“古法釀造、量質接酒、分級裝壇、多年儲存”的方式釀酒,所產“鏡面酒”、“堆花酒”在宋代曾被欽定為貢酒。后來李氏釀酒技藝流傳到位于常
“德山酒古法釀造技藝”是流傳于常德市及周邊地區的一項古老的民間生產科學技術,歷史悠久,技藝獨特,在當地廣大人民群眾中有著十分深厚的基礎,深受人民喜愛?! 甲C,“德山酒古法釀造技藝”起源于距今7000—9000年的澧縣城頭山。在城頭山城市文化群考古發掘中,發現了過濾酒液的漏斗形澄濾器以及貯酒器陶甕、斟酒器陶鬶、溫酒器陶溫鍋、飲酒器陶觚等酒具。這便是距今7000~9000年前在常德已出現釀酒工藝的
“德山酒古法釀造技藝”是流傳于常德市及周邊地區的一項古老的民間生產科學技術,歷史悠久,技藝獨特,在當地廣大人民群眾中有著十分深厚的基礎,深受人民喜愛?! 緜鞒新窂健俊 h壽縣毛家灘李氏酒坊——常德城東門外水府廟馬萬隆糟坊——國營常德酒廠——湖南德山大曲酒廠——湖南德山酒業有限公司 【傳承人】 上溯不詳——唐武則天時代龍陽陰家灘(現漢壽毛家灘)李氏酒坊——宋徽宗時漢壽毛家灘“鏡面酒”李老板——
窖泥 窖泥是濃香型酒呈香物質的主要來源。早在古代民間,人們就掌握了窖泥釀酒的方法。自20世紀60年代發現窖底香以來,人們開始利用窖底培養窖泥,即在老窖泥中摻入無粘黃土和營養料等,拌勻踩柔后,鋪于發酵窖池底部,再將拌合好的糟醅入池。一個發酵周期屆滿,糟醅出窖蒸酒,窖泥也隨之老熟。當需要大量制作窖泥時,通常的做法是:在4—6月間,于室內砌一個護欄,利用老窖泥、無粘黃土、曲粉、藕塘泥、黃漿水、酒尾水、